新闻中心

主营电力工程建设、送变电工程安装、承装、承修、承试,机电设备维修及巡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促进“煤改电”持续发展
日期:2018-05-17 浏览:4054次

  编者按:3月8日,《国家电网报·***特刊》就电能替代主题对全国人大代表,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侯清国进行采访,刊发文章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“煤改电”持续发展》。全文转载如下:

  ●全国人大代表侯清国

  长期以来,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、一些城镇及部分大中城市的周边区域,大量采用分散燃煤和散烧煤取暖,既影响了居民基本生活改善,也加重了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天气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,是重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要按照“企业为主、政府推动、居民可承受”的方针,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,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。

  为加快推动河南冬季清洁取暖工作,2017年河南省先后出台了推进清洁取暖实施方案、清洁供暖价格支持等政策,郑州、安阳、开封等17个地市也出台具体的“煤改电”设备购置和电价补贴政策,为加快推进“煤改电”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2017年,河南省完成居民“煤改电”111万户,供暖季共减少燃煤约168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99万吨,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和农村家庭生活条件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,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侯清国认为,目前河南省清洁取暖比例仍然较低,特别是农村地区仍有大量的燃散煤居民用户,替代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。但在“煤改电”推广过程中,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。一是农村居民住房保温性能低。目前河南农村地区大部分房屋建筑基本无任何保温措施,取暖过程中热量损耗大,比国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增加能耗50%以上,造成供暖成本高,取暖效果差。二是缺乏“煤改电”长效支持政策。河南是农业大省、人口大省,农村人口超过5000万人,是全国农村人口***多的省份,农村地区“煤改电”需求大,政府财政补贴压力较大。若没有长效政策支持,可能出现冬季取暖“反替代”现象。三是“煤改电”对配套电网提出更高要求。受地域环境、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,居民供暖需求呈现多样化。对采用蓄热电暖器、空气源热泵等取暖要求较高的用户,户均供电能力需达到5千瓦以上,是目前河南农村户均供电能力(1.86千瓦)的近3倍,对配套电网建设标准提出更高要求。

  侯清国提到,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采取加大配套电网建设、重点保障“煤改电”用电需求、利用“煤改电”电量“打包交易”降低居民电采暖成本等方式,积极参与居民“煤改电”工作,去年还在安阳地区选取2个村作为试点,利用相变储能供热技术,按照“企业为主、政府推动、居民可承受”的方针,探索出一条居民清洁取暖市场化运营的路子,技术成熟、经济可行,有效降低了居民电采暖成本负担,得到各方广泛认可,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。建议加强投资、价格、交易等政策支持,研究建立全社会分担成本的政策机制,进一步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改造;明确电采暖设备、工程、温度、环保以及农村建筑节能保温改造有关标准和要求,促进电采暖持续健康发展;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支持力度,由地方政府承担电网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和费用,将相关投资纳入输配电成本,支持配套电网建设,满足电采暖区域用电需求。

  


  • 首页

  • 电话

  • 短信

  • 位置